拉伸強度試驗機作為材料力學性能測試的核心設備,其操作規范直接影響測試數據的準確性與設備壽命。本文結合金屬、塑料、橡膠等材料的測試標準,系統梳理試驗機的標準化操作流程與關鍵注意事項,為實驗室人員提供實用指南。

一、操作前準備:細節決定成敗
1.設備檢查三要素
①外觀檢查:確認拉伸強度試驗機外殼無裂紋,夾具無變形,傳感器連接線無破損。
②功能測試:啟動設備后,空載運行5分鐘,觀察電機、傳動系統是否平穩,顯示屏數值是否歸零。液壓式試驗機需檢查油路是否泄漏,如某企業因油管老化導致液壓油泄漏,污染測試樣品。
③環境校準:保持室溫在10-35℃,濕度≤70%。
2.樣品制備標準化
①尺寸精度:金屬試樣標距誤差需≤0.1mm,塑料薄膜需用專用裁刀切割,邊緣毛刺≤0.05mm。
②預處理要求:橡膠試樣需在23℃±2℃環境下放置24小時,消除應力;金屬試樣需用酒精清潔表面油污,避免影響夾持力。
二、標準化操作流程:分步解析
1.夾具選擇與安裝
①金屬材料:選用V型鉗口,夾持面需包裹防滑橡膠墊,防止打滑。
②塑料薄膜:采用氣動夾具,夾持壓力設定為0.2-0.5MPa,避免壓痕。
③橡膠試樣:需配合大變形引伸計,標距設定為25mm,誤差≤0.1mm。
2.參數設置黃金法則
①拉伸速度:金屬材料按ASTME8標準設為1-5mm/min;塑料薄膜按ISO527設為50±5mm/min。
②力值范圍:選擇量程的20%-80%,如測試5kN材料時,優先選用10kN傳感器。
③數據采集頻率:高速測試設為100Hz,低速測試設為10Hz。
3.測試過程監控要點
①初始力清零:夾持樣品后,啟動“力值清零”功能,消除自重影響。
②異常處理:若樣品出現滑移或斷裂位置偏離標距,立即停止測試并記錄“無效數據”。
③多組測試間隔:連續測試時,每組間隔需≥30秒,防止設備過熱。
三、維護與故障排除:延長設備壽命
1.日常維護三步法
①清潔:每次測試后,用無塵布擦拭夾具,避免金屬碎屑劃傷表面。
②潤滑:每月對傳動絲桿加注耐高溫潤滑脂,減少磨損。
③校準:每半年聯系第三方機構校準力傳感器,誤差需≤0.5%。
2.常見故障解決方案
①數據波動:檢查傳感器連接線是否松動,或更換新傳感器。
②夾具打滑:調整夾持壓力,或更換防滑墊片。
③電機異響:立即停機,檢查傳動帶是否斷裂或軸承是否缺油。
拉伸強度試驗機的操作規范是保障測試質量的基礎。通過標準化流程、精細化維護與案例借鑒,實驗室人員可顯著提升測試效率與數據可靠性,為材料研發與質量控制提供堅實支撐。